法會講題    末後修持  以覺為師   講題綱要   悟見編整

一、末後修持以覺為師

濟公老師說

末後時期,顛倒的眾生應該進人正道,要自修自覺而不只是以戒為師。

此時,當要以「覺」為師,要覺佛覺性,渡化眾生是自覺覺他的事。

二、勿在外道上學道

濟公老師說

個個以覺悟為師,才能突破外在的種種束縛,而外在種種法門為的是方便接引眾生。

徒兒們,要成全自己,若還需要佛規禮囑、戒律來約束限制自己的話,就還在外道上學道,在被動上學道。

三、不要忘失菩提心

濟公老師說

上天慈悲,以種種法門引發大眾能發此心,一旦能發菩提心時,所要做的就是菩薩行,菩薩行就是忘了自己,在渾然忘我時,才能自覺而覺他。

為師一再明示,藉機顯化也是法門,在決定使用什麼法門時,切記必須持大悲心,否則,失去菩提心,學法無益。大悲心全然奮發而出時,成就將會更大。

四、成就自己的自性

濟公老師說

後學有多少,道場有多大,這只是外在的成果,若後學多了,道場大了,而自己卻陷人一個自我的執著法,那麼成就反而縮小,自性反而陷入地獄了。

不要忘記成就自己的自性,以內在的自性法門時時迴光返照,照覺自性,才能在辦道的過程中,不斷的給自己精進,否則自性不覺何能覺他。

五、自性必須要自渡

濟公老師說

末後了,時機已經到末後了,該求的也求了,該辦的也都在辦了,這正是該收圓的時候了。

收圓守成,收大家的圓,守自己的成。當要端正自己。
此時,不要再讓別人推動、引渡,必須自覺、啟發,自性必須自渡才是究竟。

六、末後不可再顛倒

濟公老師說

徒兒們要想想,是否已經識透、看清最後的宗旨,是否已經摸著根了。

已經是末後了,末後的眾生,不可再顛倒,不可再迷離,否則枉費受明師一指,枉費得道、辦道一場。

七、收回紛亂的心

濟公老師說

收回紛亂的心,安定下來,外面的世界是紛擾的,外境外緣是干擾的,憑著一顆本心,就能夠摒除一切,排除一切,放下一切。

萬法由內心生滅,此時,是大家昇起智慧,自性自渡的時候。一定要記住,自性必須自渡,生死輪迴的種子,靠自己斬除;生死輪迴的道上,唯有破除無明,不用向外找神。

八、明理才能解脫

濟公老師說

徒兒們一日不明理,不能得究竟解脫,為師一日不能放心。

修道途中,若內心執著於功德、名相,則已在外道,離開了道,並非為師所傳的原來宗旨。

當要記得,應該是越辦越開,越辦越成長,而不是牢牢的束縛住了。

九、隨緣盡心來辦道

濟公老師在1988年說

全台灣的道務,已到達顛峰狀態,因緣已經成熟,有佛緣的已經大部份接續了,餘下來要篩的、要撿的,盡心就可以了。

能渡多少算多少,只是隨緣,不是因為內心希望有收獲才去做,否則將落入束縛。總之,一切心誠就好。

十、改過是當前急務

濟公老師說

內心的過錯要趕快刪減乾淨,這是當前重大的事,大收圓的時機要到了。

幫助眾生是給予他人一個助緣,而在同時,不要忘記給自己一個機會,緣生緣滅,緣聚緣散,收成得人人圓滿。

十一、修行要放下

濟公老師說

今天大道所傳導的,是要大家能夠自修自正,從來,道都是只有放下才能獲得的。

徒兒們放下了什麼呢? 不都是撿石頭往自己的包裹裏放嗎?趕快放下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
無為無心,無心的去做,無為地行出來,要:生其心而無所住。

十二、不能有分別心

濟公老師說

要渡化眾生,要成全後學,憑什麼心呢?是仁慈心或功德相呢?是為著將來成佛或回天堂才做嗎?若是如此則大大的錯了。

天堂並不是追求而來的,當我們求的時候就失去了,所謂明來暗失,懂嗎?

世間凡人追求名利,修道人追求解脫,都是有求有失的,因為有求,內心已有對待,產生了分別,而這個分別心就是生死輪迴的種子啊!

十三、當下即是天堂

濟公老師說

天堂不是在上面造就,或百年之後才能夠去的,而是在當下是否能夠轉念,若時時刻刻都為眾生著想,時時刻刻都捨己為眾,渾然忘我,則天堂即現。

為師的心願,就是要宇宙的每一處都建立成天堂,讓它處處皆成淨土,人人內心能夠平靜,自然人間塵土就化為淨土了。

十四、理好明、道好修

濟公老師說

徒兒們都是已發芽的種子,要成長、要茁壯。有云:「道好修,理難明。」事實上是:「理好明,道好修。」

只要奉獻,當下轉念則煩惱即菩提了。末法時期要自正自悟,在這當中,與眾生永不離開,責任擔待到眾生渡盡時,則無願不能了。

人人各有因緣,機緣來到時善自把握,徒兒們都是為師的化身,這莊嚴的使命,這千古的事業,絕不可掉以輕心。

十五、超越自己明心性

濟公老師說

末後大事明白,普遍於全世界了,要明白自己的心性,世界總是苦、空、無常,了然一切不要執著於我、於法,逆境現前心存感激,因為這是提昇自己的機會,是登天的梯子,雖然是難、難、難,卻一定要做,要超越萬事萬物先超越自己,虛懷若谷始能納人,謙沖則近道。

十六、道在日常生活中

濟公老師說

內心與外境相遇時,要能攝心,善護一念,不要變成二念,亦即不可思量,思量即不中用,心會落入有為,依法、對待。

保持一顆潔淨自然的心,換句話說,就是老實修行,自古以來,修行的人都是將道融於生活當中的,老實吃飯、老實睡覺、老實走路、老實講道、老實聽課等等,坐有坐相,行有行儀、無夢、無相、無我,則近道。

十七、往內心紮根

濟公老師說

希望徒兒們立定方向,並從內心紮根,之後才能落實,而不為外道所迷惑。

千言萬語無法道盡,徒兒們好好記著,自己的前途自己闖,自己的生死大事自己負責。

在慶幸擁有這麼一個好道場的前提下,以眞理相接續,以心法為根本。

十八、突破內心的瓶頸

濟公老師說

辦道日久,多少也有體悟,每一個人將自己的智慧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,才是正途。

雖然,徒兒們有時會停頓,有時會氣餒,有時會想歇息,甚至有時會有些許埋怨,但那畢竟都是短暫的,

為師從未對徒兒失望過,徒兒們也應該對自己有這一份期許,突破內心的瓶頸,打開心鎖,帶著法喜充滿每一個人的心。

十九、報答天恩師德

濟公老師說

慈祥的老母多麼慈祥,兄弟姐妹們相親相愛,攜手前進共報天恩師德,每一個人自己了自己的願,願了了就永遠團圓了。

願徒兒們好好記住,人生是諸苦的會合,在這諸苦的會合裏,要能化煩惱為菩提,若要菩提現前,就往自己的內心找尋。

二十、結論

以覺為師才能超脫生死。

以覺為師,但也要守戒。

末後了要趕快修辦。

詩曰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春夏秋涼又嚴冬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朝出暮歸不停休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堪嘆人生壽幾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速登覺路把道修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悟見老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